腦洞大開:迷因

陳品丞
Feb 25, 2022

--

迷因(meme)是一個我近年常常聽到,但始終沒搞清楚它到底指什麼的東西,只依稀覺得似乎是指「突然爆紅的事物」,或是以「某些影視作品或時事為基礎衍生出有趣、幽默的再創作品」。我最近花了一點時間,讀了《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》一書,發覺「迷因」這個概念似乎大有文章。

迷因是什麼?

本書一開始拋出了一個歷久不衰的大哉問:人為什麼之所以為人?人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?作者先是盤點了目前對於這個問題的各種觀點,包括人的智力較高、人有意識、人有靈魂等等,但作者認為這些說法都不盡令人滿意。他認為,關鍵在於「模仿」,人具有與生俱來獨特而強大的模仿能力。這種能力太過於理所當然,導致我們都忽略了此事在其他動物是多麼罕見。

模仿使人類之所以為人。更重要的是,模仿這個行為創造出了驅動人類文化演化的關鍵:迷因。

當我們進行模仿的時候,一定涉及了某個東西「被複製」的過程,而這個被複製的東西就是迷因。迷因一開始是由演化生物學者理查.道金斯(Richard Dawkins)於1976年在《自私的基因》一書中創造出的新名詞。如同生物學的基因(gene),迷因指的是「文化當中會經由非遺傳方式,尤其是透過模仿傳遞下去的東西」;換句話說,迷因就是「從一個人的腦中跳到另一個人腦中」的那個東西。

作者認為,迷因和基因一樣都是所謂的「複製子」(replicator),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進行自我複製(self-replication)。根據達爾文的演化觀點,情境只要符合「變異、選擇、保留」三項起始條件,演化必然發生。基因如此,迷因也是如此。書中提到,迷因經由模仿而產生,且每次模仿所成功複製的東西都不太相同,因此有了變異。其中,某些迷因比起其他的迷因更常被複製、更容易被傳播出去,因此被保留下來。正是這些成功不斷複製而存留下來的迷因,型塑了人類的文化樣貌。故我們可以說,基因是生物演化的驅力,迷因則是文化演化的驅力。

作者對於迷因的定義,和我們一般人的認知可能不太相同。網路上有一種對迷因的定義是:「一個有趣的東西,或一個在網路社交媒體上被廣泛轉載的東西。」這應該才是多數人對迷因的理解。但根據本書的說法,迷因不見得要有趣(但有趣的迷因比較容易被複製),也不一定是透過網路傳播,故我認為這個定義應該比較接近俗稱的「梗圖」,而梗圖是其中一種具有傳播潛力的迷因。

網路上最常見的迷因之一。

迷因在,故我思

在書的前半部,作者主要是想藉由迷因理論,給予社會生物學一直無法給出好答案的難題。舉例來說,人的思緒為什麼停不下來?為什麼要一直說話?這兩件事若從生物學(基因)的角度來看,都是非常耗費能量、不利於生物的事,如果我們什麼都不想、什麼都不說,可以省下很多精力。作者認為,我們需要從迷因的角度來思考此事。

對迷因來說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被傳播、被複製到另一個人的大腦之中。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個迷因庫,無數的迷因被存放在此,爭先恐後地希望被我們「想到」,因為這樣才有機會透過語言或行動被複製出去。所以,就算我們試圖放空,清理腦中思緒,但「念頭」還是會無法控制地冒出來(仿若迷因在大腦中不斷高喊「選我!選我!」)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會一直想和他人說話,也是因為此舉符合迷因的利益,縱使這個過程對我們(基因)來說可能沒有任何好處。

到了中段,作者開始說明「基因」和「迷因」的互動關係。作者認為,人類如今能夠達成如此成就,乃基因與迷因共同演化的結果。在演化初期,有些人善於模仿周遭事物,因此較容易取得生存優勢。如果其他人也想取得這樣的優勢,要嘛開始模仿這些善於模仿的人(傳播迷因),或者和他們生下善於模仿的後代(基因遺傳),因此善於模仿的基因被保留下來,人類的大腦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到了後半部,作者開始用迷因理論解釋現代社會中的各種現象,包括性與擇偶、宗教、利他主義、陰謀論、網路迷因等,基本上都還算是說得通。然而讀到這邊之後,漸漸覺得作者的論述開始不夠嚴謹、跳躍,相較於前半部與社會生物學來回對話,舉了不少研究做為佐證,後半部的文化分析就顯得有點草率,是比較可惜的地方。

迷因研究該怎麼做?

迷因理論確實很有趣,然而誠如本書後面論證不足的問題,迷因理論仍停留在理論假說,相較基因的演化現象已有非常充足的生物學研究,迷因的演化怎麼運作?現象如何觀察?白話一點來說,要如何實徵地進行迷因研究?

作者指出,迷因的傳播一定涉及「某個東西被複製的過程」,而我認為這是研究者可以嘗試的切入角度。迷因研究的首要目標,就是找出「什麼東西被不斷地複製」。舉例來說,詐騙。社會上的詐騙案件層出不窮,儘管新聞媒體不斷報導,責屬機關不斷宣導,但人們還是會被騙,甚至會被同樣的手法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騙。詐騙顯然是迷因,而且是非常成功、強大的迷因,甚至可能是由眾多迷因所組成的「迷因體」。

若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,詐騙的手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花俏,騙來騙去,就是某幾種手法最常用、也最好用。從迷因的角度來看,某些手法之所以能歷久不衰,正因為它包含了(或本身就是)某種非常容易被複製的迷因。若我們可以找出在眾多詐騙案例中什麼東西一再地被複製、一再地出現,或許就能掌握「詐騙迷因」的樣貌,並瞭解何以它能騙倒那麼多人。

這聽起來很簡單,但我們已經知道,幾乎不可能有完美的模仿,每次模仿可能都有什麼被遺漏、被添加、被竄改,因此要想辨識出迷因,可能沒有那麼簡單,要從其中看出文化演化的機制和歷程,更是難上加難。或許,行動者網絡理論可以有所幫助,藉由追索行動者之間「模仿」的連結,找出迷因的傳播路徑。這或許是未來可以研究的地方!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