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男是感情問題,渣男們是社會問題:評《為什麼不愛了》一書

陳品丞
Mar 25, 2022

--

自古以來,人們都在試圖理解「愛情」這神秘的東西究竟是什麼,有人嚮往童話故事般的浪漫邂逅與互許終身,有人深明歡場無真愛的道理;有人在愛情裡成長而變得完整,也有人被背叛遺棄而破碎。說到愛情,每個人都好像可以說出些什麼道理,卻又不知道愛是什麼。

坦白來說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
愛不愛你 多愛你
諸如此類的這些話 我都不知道是什麼
所以不要與我交談 不要揣測過頭……(艾怡良〈我不知道愛是什麼〉)

他喜歡我嗎?我對她的感覺是喜歡還是愛?他為什麼對我忽冷忽熱?為什麼她突然就不愛了?分手之後還可以當朋友嗎?誠如艾怡良所唱,這些問題總是深深地困擾著每個人,但又總是得不到解答,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。有些人說,要先好好「愛自己」才對;有些人以一種看破紅塵的瀟灑態度,感嘆這就是愛情,認真就輸了;有些人則是轉而尋求心理學或自我成長類的書籍,期望從中得到指引。

近年來,社會上開始流行將那些對感情不忠、逢場作戲、玩弄他人感情、背叛婚姻的男性稱為「渣男」(當然「渣」不分性別),網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遇上「渣男」的苦主分享自己悲慘的戀愛經驗,例如有個專門回覆觀眾來信的知名YouTube頻道「馬克信箱」,天天都會收到各種千奇百怪的渣男故事,常常令人感嘆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到處都是負心漢?

無論是對愛情的迷惘,或者遇上渣男(或者成為渣男),總是被認為是個人的感情問題,但若是這種迷惘的現象非常普及,或者渣男到處有,可能就是需要被重視的社會問題了!是否有什麼樣的結構性因素,影響了當今人們這樣的感情觀?這就是社會學家 Eva Illouz在其著作《為什麼不愛了?》一書當中試圖探討的問題:愛為什麼會消失?關係為什麼會終結或崩毀?人們愛得愈來愈自由,為什麼真愛卻愈來愈難尋?

自由但「消極」的社會結構

作者指出,隨著「自由戀愛」的觀念愈來愈普及,跟誰談戀愛、跟誰發生性行為都應該依循自主意志,而非宗教、家庭或傳統社會規範,但這也使得談戀愛這件事沒有明確的腳本可以依循,愛開始變得不確定(uncertain)。舉例來說,有一種關係叫做「友達以上,戀人未滿」,既不像朋友又非戀人,那這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?若我們無法明確地定義它,也就難以據此採取行動,更無法在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,這樣的愛情讓人苦惱。

相較於自由戀愛帶來的不確定性,性自由卻在消費資本主義與視覺文化的蓬勃發展之下,藉由「選擇」與「評價」的社會機制,強化了一個人的性主體性(sexual subjectivity),亦即一個人有權作出性選擇、享受性歡愉,並認同自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性個體,並成為了確定感的來源。作者指出,當今社會提供人們大量的「性指引」和「性機會」,傳播媒體總是不斷告訴人們怎麼樣的身體和消費品味是性感的,交友軟體提供源源不絕的性選項,並促成方便的性邂逅,人們得以充分地實踐性自由。

然而,無窮無盡的選擇伴隨而來的就是整體選項的「貶值」,以及自我價值的不穩定。由於選擇無窮無盡,人們與其花時間經營長久關係,與另一個人磨合歧異,還不如「選別的」或「不選擇」比較簡單,反正永遠都可以找到比現在這個更好的。我們也不斷地為他人打分數(也被人打分數),藉此評斷他人(與自我)的價值,但身體會衰老、美會過時、品味會改變,這種相互將彼此物化工具化的估值手段,表面上帶來一種權力在握的感覺,實際卻建立在自我價值的不確定性之上。若自我價值受到威脅,退出或終止關係則成為保護自己(愛自己)的方式。

Tinder向右滑喜歡、向左滑不喜歡的設計,就是一種「估值」與「評價」的機制。

這樣的社會機制,造就了作者所謂的消極關係(negative relationship)或消極紐帶(negative bonds),這種關係模糊、混亂、高度不確定,更具有多種定義與目的。此外,它沒有明確的規範來指引行動,也難以預測結果,讓當事人藉由退縮或消極選擇來表達自主性。性愛分離、與曖昧對象的反反覆覆、戀人突然的悶聲離去、感情沒有徵兆地由濃轉淡、對長久穩定關係的不期待、約炮或一夜情的盛行……作者認為,這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「愛情終結」現象,其實都反映了這種消極的社會關係結構。

渣男:消極關係中的性別不平等

回到標題,我認為「渣男」就是這種消極關係的具體展現。網路上有文章洋洋灑灑地列出25點「分辨渣男」的方式,舉凡講話愛開空頭支票、不願意公開關係、無緣無故消失行蹤、對另一半忽冷忽熱、喜歡搞曖昧、說自己不容易建立關係……等等。仔細檢視這些渣男的特點,大多都建立在關係的「不確定性」之上,他們不想為關係下定義、不想給予確定的承諾、不想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與規範。我認為更正確的說法是,渣男正是那些善於操作這種模糊不定,藉此實踐自身情感自由與性自由的男性。

可能有人會不服氣,認為渣不分性別,有渣男當然也有渣女。我完全同意,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女性在這樣的關係當中更容易面臨不平等。除了深受父權體制的影響,作者認為這也跟男性與女性在「實踐性自由的模式」有關。

「男性的性自由是以自主、超脫和積累的方式實踐的,而女性的性自由則較為矛盾。……女性的社會生命大部分仍是側重關係的,因為女性依舊在社會中提供大量的照料工作,而對男性而言,隨意性愛是他們表現男性氣概為主要特徵的方法。」(p.136)

作者認為,社會學家經常使用「契約」的概念比喻自由、自主的情感關係,只要雙方「合意」,便能夠自由地訂定或解除契約,但這忽略了男性和女性經常是用不平等的方式在訂定契約,例如當女性想要將契約轉為情感關係的時候,男性比較容易從中抽身,而女性比較容易受到傷害。這或許確實能夠說明何以女性總是比較容易遇到「渣男」,因為男性可以藉由隨意性愛,以及自由建立、抽離關係的方式,展現自己很酷、很有性能力、很有權力。

我相信,大多數人都無意玩弄、傷害他人的感情,也都希望能找到真正珍惜自己的伴侶,那些渣男、渣女興許也不願意被貼上「很渣」的標籤,但他們可能沒有自覺。當然,我並不是要幫什麼人開脫,好像暗示渣男玩弄他人感情、違背道德倫理的行為情有可原,或是受到某種社會結構力量的驅使,但若我們不試著探討背後的消極關係結構,我們對渣男的理解永遠只會停留在「人格特質的缺陷」,而遇上渣男是個人運氣不佳或識人眼光的問題。

我們如今常常聽到一種說法,教導人們在感情中要忠於自己的感受,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,要「愛自己」。作者在書中點出了這種文化指令強化了感情之中「走為上策的機制」(flight mechanisms),也就是為了保護自我價值不受威脅,人們愈來愈傾向使用退出選擇先發制人的策略來防禦。一方面這帶給人一種「掌握選擇權」的感受,另一方面分手是成本比較低、且不太會受到處罰的退出方式。且當事人必須表現得灑脫自在,如此才能凸顯自己在關係中的獨立自主。

渣男興許就是徹底落實了「愛自己」的文化指令?由於關係當中有太多不確定性,渣男更傾向把重心放在比較有把握的性關係。如果曖昧的女方開始想要確立彼此的關係,想改以情感來訂定契約,甚至論及婚姻,渣男可能認為這會威脅到自己的情感自由與性自由,索性「搞失蹤」,或者先發制人提分手,而且這不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(因為我只是解除契約)。對渣男來說,他們深知維持關係的模糊不定對自己才最有利。

說穿了,其實每個人都可能「很渣」,因為那是人們在面對關係的不確定性時,為了減輕痛苦與迷惘而發展出的對策,也是消極關係的具體展現。渣男則是操作這些策略以獲得利益或肯定自身價值的箇中好手。

如果這就是愛?

如果消極關係就是當代人們所面臨「愛」的面貌,本書的社會學分析究竟能對在愛中迷失的男男女女提供什麼指引?作者雖然在書中表示,她並不是要鼓吹回歸傳統的家庭價值觀,或者減少情感和性的自由,但她似乎也沒有具體地告訴我們該怎麼面對這樣的「愛」?我想,這本書帶來了幾個啟發:

一、練習溝通與自我揭露

良好的溝通有助於減少關係的不確定性。這聽起來很廢我知道,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做到在關係中敞開心胸,和親密的另一半分享最深處的想法?在關係的不確定性面前,自我揭露是一件風險非常高的事情,可能對自我價值和尊嚴造成嚴重的威脅,但偏偏它又是培養信任、降低不確定性的重要方式。伴侶之間學習進行良好的溝通,傾聽並接納對方的感受與想法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
二、停止藉由「比較」來衡量感情的價值

「我和妳的前女友/前男友比起來,你比較愛誰?」我相信有非常多情侶很喜歡沒事就問另一半這種「陷阱題」,或者藉由各種比較來認定對方愛不愛自己。消極關係的其中一項重要機制,就是估值與評價,如果兩人的關係是建立在不停地互打分數之上,那麼無論是感情本身,或者對於自我價值的認知很容易變得不穩定。此外,交往後雙方都不要再使用交友軟體,減少「潛在伴侶」的其他選擇,也就能減少比較和估值的機會,有助於兩個人更專注在經營彼此的信任感。

「我愛你,是絕對值,而不是比較值。」

三、社會應重新檢視「愛自己」的浮濫論述

如今「愛自己」的文化指令已經變得浮濫且廉價。愛自己,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,而對自己好一點的方式不外乎就是「消費」,例如吃一頓大餐、買一份禮物寵愛自己、來一場度假旅行,亦或者上健身房、上美容診所讓自己變得更好、更美麗。「愛自己,讓自己變得更好」早就成為消費資本主義之下最好的促銷詞。作者指出,品味的提升會使選擇的動力變得不穩定。結合消費資本主義的愛自己,往往伴隨對他人價值的貶低,並使得「拋棄他人」成為鍛鍊自身品味(對消費品、對伴侶選擇)的必要手段。

此外誠如前文所言,「愛自己」的文化指令讓人們愈來愈不願意去面對或承擔關係當中的不確定性:只要不合我意就不要,若威脅到自我價值就退縮,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就終結關係。在過去傳統的世代,婚姻與家庭的社會規範讓人們難以「說散就散」,卻也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基礎,讓人們能夠長相廝老。如今,人們能夠自由戀愛,卻感嘆真愛難尋;憧憬穩定的關係,卻又逃避面對關係的不確定性。

後 記

Eva Illouz 所著的《為什麼不愛了?》並不是一本面向大眾、好理解的書,用字遣詞不僅相當艱澀,內容也非常硬,但它確實對於當代親密關係做出了非常精闢且觀察入微的分析,不過,我對這本書也有些疑慮,最大的問題在於 Eva Illouz 整本書的論述是建立在情感/性、心智/身體、男性/女性、積極/消極等各種二元對立的架構之上開展。

當然也不是說這樣不行(事實上這樣的分析超級社會學的),但既然作者要探討的是關係的「不穩定性」,卻使用如此穩定(甚至僵化)的架構來進行分析,總是讓人覺得有點微妙。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分析架構呢?或許用「迷因理論」來進行分析?(請參考我另一篇文章〈腦洞大開:迷因〉?)

此外,作者這本書主要聚焦在異性戀的感情關係,那麼我便合理地思考同性戀的感情是否也存在這樣的「消極」特質?事實上,過去的理論家認為同性戀的愛是一種更平等的「純粹關係」,然而我過去也做過一些簡單研究,發現並非如此,男同志的關係反而是更加性化的,權力關係也常建立在性經驗與對性態度之上。這和本書所謂的消極關係有可以對話之處嗎?臺灣同婚合法化之後,是讓同志的愛朝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嗎?這是我後續持續在思考的議題。

--

--